close



傳統媒體因應潮流成立網站
擁有傳統媒體的技術與經驗累積
內容生產與編輯都已經具備相當水準
在實體輸出的各種編排技巧
無論是圖片大小、文字大小、標題規畫、版面規劃都有相當經驗與風格
也因此累積了一定的讀者群及相關產品的客戶關係


應孕新潮流而生的網站的成立
是因為老闆認為也應該弄個網站看看?
因為也想讓網友可以上網看看內容進而買實體雜誌?
因為想讓讀者可以上網延伸更多互動與內容?


若不熟悉網路生態,不免會失焦而夭折,
不夠的資金、短視的效益評估、半吊子的人員投入、不重視的可有可無態度,
都是導致傳統媒體實力堅強團隊無法成功創立網站的顯性原因。


審慎訂立目標,
為什麼要成立「網站」?
目標定要先釐清,
無論是長期中期或短期的,
全部丟出來一起討論、聚焦、達成共識,
或許是增加營收、增加會員數、增加會員忠誠度、增加客戶廣告曝光量...都可以,
在目標確定時建議應遵守幾點網站團隊成立的相關原則:



1.網站應以獨立團隊經營:
先大刀闊斧的分割,與既有媒體不相關,在獨立運作的觀念下,
把團隊應該有的組織架構建立起來,避免與既有媒體共用,
否則會與既有媒體某些部分(比如說文字或圖片),
因為節省時間與新力以直接複製的形式與做法出現,反而造成包袱。
也特別說明一下,不是完全屏除既有媒體的大量內容資源,
本來的「內容優勢」,得在「新網站媒體」的特性下發展,
是以「原生內容」及「延伸內容」的各種排列組合。
2.利用網路特性經營內容與社群:
網路的「即時性」、「互動性」、「多元性」為主要特色,
可以跨越時空、可以及時互動、可以影音多媒體呈現,
在客戶關係管理上就有很多可以著墨的,
討論區的應用、會員電子報的放送、個人化區域的建立。
在內容上,更可以更多元,
利用各項累積起來的內容開闢製作專題,
就有別於原本雜誌每期的內容,作一更完整的整合與延伸;
相關資料的蒐尋與串聯,
比如美容美髮相關產品搜尋及累積的內容說明、網友的討論等...;
邀請名人或是雜誌社長或編輯撰寫部落格,
從生活面、從產品面、更甚是感性與理性的文字於圖片,
讓網友有更多與雜誌屬性相關的資訊吸收與彼此給予,
如商業雜誌討論東南亞經濟動向的文章與互相討論、
美妝雜誌分享都會生活與上班族美妝知識、
科技雜誌吸收新電子產品動向及互相評鑑...等;
3.經營團隊的建立與分工及既有媒體團隊的合作:
網路經營團隊,應該如何下手規劃,
最基本對內容既有經驗的文字編輯與美術編輯,
建立基礎架構環境的工程師,從伺服器的購買評估,
因應實際的網站架構考量實體或虛擬主機,也架構相關後台及資料庫,
加快內容更新速率及網站完整性。
更需要設立一Web Master-網站總監,對於網站生態需要有一定認知與特性了解,
了解網路互動性的實際運用、了解目前網友的使用習慣、
了解網路生態的技術水準與標準。

現階段進入web2.0時代有別於web1.0的吸收資訊及下載,
特性轉由「分享」及「上傳」,
網路使用者開始習慣建立屬於自己的網路空間(包括網誌、相簿、影片等...),
建立屬於自己的個人空間後,開始與網友串連,
或許是透過串聯宣傳自己,也是分享別人的文字與圖片,
「串聯」在網路世界變成相當重要的課題,
一起對某個主題有共鳴一起對某個活動有興趣,
就在網路上聊開來,關心彼此在網誌上感情的抒發,相約一起看相同的電影...

與既有媒體的合作為格外重要的重點,
雖然筆者在前面一直強調獨立團隊的重要性,
旨在確保團隊運作的自主性,然在既有媒體內容優勢下,
該如何取得及重新排列,甚至是互相合作下就格外重要,
舉個例子,屬於天下雜誌群的Cheers!快樂工作人雜誌
就在網路上推出「一日良師」影音專區,
在實體雜誌也做除影像無法表現的的深入專題報導及延伸閱讀,
既可以在內容上有所區別又可以互相加分,
便是一個利用兩個媒體性質的不錯結合。


老實說,在傳統媒體跨出網路媒體成功的實際案例似乎不多,
在報紙類的UDNETtoday壹蘋果中時電子報
算是早期就開始努力很久的實例,
「電視台」中,年代的I'm TV便是大刀闊斧殺出一條血路,
不全依賴既有媒體內容,經營屬於網路影音內容,
雖然不像YouTube才成立兩年就受到注目與重視,
但目前金曲獎的網路獨家播放及版權的掌控,還有即將推出的新聞頻道,
在地化的經營方向似乎會有不錯成績。

ps.剛資策會的Kent丟了個我尚網,一個網路雜誌的概念網站,尚待評估中嚕...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perryw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